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!
免費咨詢熱線
400-635-0567
脊柱內固定系統組件及連接裝置的靜態(tài)及疲勞性能評價檢測項目報價???解決方案???檢測周期???樣品要求? |
點 擊 解 答??![]() |
脊柱內固定系統是用于治療脊柱骨折、畸形或退行性疾病的重要醫(yī)療器械,其安全性與可靠性直接關系到患者的術后康復效果。為了確保系統組件(如椎弓根螺釘、連接棒、橫連裝置等)及連接裝置在長期使用中能夠承受生理載荷并保持結構穩(wěn)定性,必須對其靜態(tài)力學性能和疲勞耐久性進行系統性評價。此類檢測不僅能夠驗證產品設計的合理性,還能為臨床使用提供科學依據,降低因材料失效或結構斷裂導致的二次手術風險。
脊柱內固定系統的評價主要分為以下兩類核心檢測:
1. 靜態(tài)性能檢測:包括拉伸強度、壓縮強度、彎曲強度、扭轉剛度及連接部位的抗拔出力測試,用于評估組件在單次極限載荷下的力學特性;
2. 疲勞性能檢測:模擬人體日?;顒又械难h(huán)載荷(如步行、彎腰等動作),測試系統在數百萬次載荷循環(huán)下的耐久性,關注裂紋萌生、擴展及終斷裂的臨界條件。
檢測需使用高精度設備:
- 萬能材料試驗機(如Instron 8874):用于靜態(tài)力學測試,配備定制夾具以模擬脊柱受力環(huán)境;
- 液壓伺服疲勞試驗機:支持高頻循環(huán)加載,可設定正弦波、方波等載荷模式;
- 數字圖像相關系統(DIC):實時監(jiān)測試件表面應變分布;
- 顯微硬度計及金相顯微鏡:分析材料微觀結構變化。
具體測試流程包括:
1. 靜態(tài)測試:將組件安裝于仿生脊柱模型中,以5mm/min速率施加軸向/側向載荷至失效,記錄載荷-位移曲線;
2. 疲勞測試:根據ISO 12189標準,施加頻率2-5Hz的循環(huán)載荷(通常為極限強度的50-70%),持續(xù)直至試件斷裂或達到預設循環(huán)次數(如5×10?次);
3. 連接裝置評估:單獨測試螺釘-棒鎖定機制的抗松動性能,模擬反復微動后的扭矩衰減。
主要依據以下及國內標準:
- ASTM F2193:脊柱內固定組件的標準測試方法;
- ISO 12189:非融合脊柱內固定系統疲勞試驗規(guī)范;
- YY/T 0858:椎間融合器靜態(tài)壓縮試驗;
- GB/T 1685:金屬材料疲勞試驗通則。
測試結果需滿足臨床載荷要求(如腰椎前屈力矩10Nm,軸向壓縮500N),并確保疲勞壽命超過5年模擬使用周期。
通過科學的檢測體系,能夠全面評估脊柱內固定系統的生物力學性能,為產品改進、注冊審批及臨床選擇提供關鍵數據支持。隨著3D打印技術和新型合金材料的應用,相關檢測方法也在持續(xù)優(yōu)化,以適應更復雜的植入物設計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