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訪問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官網!
免費咨詢熱線
400-635-0567
校對器具的測量面硬度檢測項目報價???解決方案???檢測周期???樣品要求? |
點 擊 解 答??![]() |
在精密制造與計量領域,校對器具(如量塊、卡規(guī)、千分尺等)的測量面硬度是確保其使用壽命和測量精度的核心指標。測量面硬度不足會導致表面易磨損、劃傷或變形,直接影響測量數據的可靠性。通過系統(tǒng)化的硬度檢測,可評估材料性能、驗證熱處理工藝,并為器具的定期校準提供科學依據。標準(如ISO、ASTM)和國內標準(GB/T)均對測量面硬度提出了明確要求,構建了完整的質量控制體系。
測量面硬度檢測主要包含以下核心項目:
1. 維氏硬度(HV):適用于高精度小面積測量,可反映表層微觀硬度分布
2. 洛氏硬度(HRC/HRB):快速檢測中高硬度材料,常用于鋼制器具
3. 布氏硬度(HBW):適用于較軟材料或大壓痕容忍場景
關鍵參數包括載荷選擇(0.1-30kgf)、壓痕保持時間(10-15s)及壓痕對角線測量精度(±0.5μm)
現代硬度檢測需采用儀器:
- 顯微維氏硬度計:配500×光學系統(tǒng),分辨率0.1μm,用于微小區(qū)域檢測
- 數顯洛氏硬度計:自動加載系統(tǒng),精度±0.5HR
- 全自動布氏硬度測試儀:配備圖像分析軟件,實現壓痕自動測量
儀器需定期通過標準硬度塊進行量值溯源(依據JJG 151-2018檢定規(guī)程)
標準檢測流程包含四個階段:
1. 試樣制備:測量面需經研磨拋光至Ra≤0.1μm,邊緣倒角防應力集中
2. 測試條件設定:根據材料類型選擇測試方法(ISO 6507-1規(guī)定金屬材料優(yōu)先采用維氏法)
3. 壓痕測量:使用校準過的測微目鏡或CCD系統(tǒng),對角線測量需兩次正交讀數取平均
4. 結果處理:按GB/T 4340.1計算硬度值,同一試樣至少檢測3點取均值
核心標準體系包含:
- ISO 6507《金屬材料維氏硬度試驗》
- ASTM E384《材料顯微硬度標準試驗方法》
- GB/T 4340.1《金屬材料維氏硬度試驗第1部分:試驗方法》
- JJG 112-2013《金屬洛氏硬度計檢定規(guī)程》
判定標準要求:量塊測量面硬度應≥800HV1,千分尺測砧硬度≥63HRC,允許偏差不超過標稱值的±5%
檢測過程中需特別注意:
- 環(huán)境溫度控制在20±2℃,避免熱膨脹影響
- 試樣必須與工作臺垂直,傾斜誤差≤0.5°
- 定期更換壓頭(金剛石壓頭使用≤5000次)
- 對非均勻材料需增加檢測點密度(每cm2≥5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