煤礦用電纜檢測
發(fā)布日期: 2025-04-16 07:42:42 - 更新時間:2025年04月16日 07:44
煤礦用電纜檢測:關鍵項目與技術要求
一、導體直流電阻測試
目的:驗證電纜導體的導電性能是否符合標準。 檢測方法:
- 使用雙臂電橋或微歐計,按照GB/T 3048.4《電線電纜電性能試驗方法》測量導體在20℃時的直流電阻。
- 導體電阻值需滿足GB/T 3956《電纜的導體》的規(guī)定,電阻過高會導致電纜發(fā)熱,加速絕緣老化。
二、絕緣與護套性能檢測
-
厚度與均勻性
- 使用投影儀或數字測厚儀,測量絕緣層和護套層的小厚度及均勻性(依據GB/T 2951.11)。
- 厚度不足可能引發(fā)擊穿風險,尤其在機械應力集中的區(qū)域。
-
機械性能測試
- 抗張強度與斷裂伸長率:通過拉力試驗機測試絕緣和護套材料在拉伸狀態(tài)下的性能(GB/T 2951.11)。
- 老化試驗:將樣品置于135℃高溫箱中7天,檢測老化后的抗張強度變化率(≤±25%)。
三、阻燃性能測試
標準:MT 818.1《煤礦用阻燃電纜》系列標準。
- 單根垂直燃燒試驗:
- 將1.5米長的電纜垂直固定,用酒精噴燈火焰灼燒下端,移開火源后電纜自燃時間≤30秒,炭化高度≤50mm。
- 成束燃燒試驗:
- 模擬多根電纜密集敷設時的燃燒情況,評估阻燃等級(A/B/C類),要求火焰蔓延長度不超過2.5米。
四、電氣強度試驗(耐電壓試驗)
方法:
- 工頻耐壓試驗:在導體與屏蔽層之間施加2.5kV電壓(額定電壓0.6/1kV電纜),持續(xù)5分鐘,無擊穿或閃絡現象。
- 直流耐壓試驗:部分電纜需通過更高電壓測試(如3.5kV),驗證長期運行中的絕緣穩(wěn)定性。
五、結構檢查
- 導體結構:檢查導體是否采用符合標準的銅或鍍錫銅絞線(如GB/T 3956中的第5類導體)。
- 屏蔽層完整性:對具有金屬屏蔽層的電纜(如MYPTJ型礦用電纜),需驗證屏蔽覆蓋率及連續(xù)性。
- 標識清晰度:核對電纜表面印制的型號、電壓等級、制造商等信息是否清晰可辨。
六、環(huán)境適應性試驗
- 耐低溫性能:將電纜置于-20℃低溫環(huán)境中24小時,彎曲后觀察絕緣層是否開裂(適用于寒冷地區(qū)礦井)。
- 耐油性測試:浸泡于40℃的礦物油中24小時,檢測護套體積變化率(≤50%)。
- 耐腐蝕性:模擬礦井潮濕環(huán)境,驗證護套材料對酸堿介質的抗腐蝕能力。
七、特殊性能檢測
- 抗靜電性能:
- 煤礦用電纜護套表面電阻需≤1×10^8Ω,防止靜電積聚引發(fā)瓦斯爆炸。
- 耐磨性能:
- 通過往復式摩擦試驗機模擬井下拖拽場景,檢測護套磨損后的絕緣層完整性。
八、絕緣電阻測試
方法:
- 使用絕緣電阻測試儀(如500V/1000V兆歐表),測量導體與屏蔽層之間的絕緣電阻(20℃時≥500MΩ·km)。
- 絕緣電阻過低可能導致漏電,威脅井下人員安全。
九、局部放電試驗
適用對象:高壓礦用電纜(如6kV以上供電系統)。 要求:在1.5倍額定電壓下,局部放電量≤20pC,避免長期放電導致絕緣劣化。
總結
煤礦用電纜的檢測需形成系統化流程,涵蓋設計、生產、敷設及運維全周期。除上述項目外,還需結合MT 818系列標準、GB/T 12972《礦用橡套軟電纜》等技術規(guī)范,定期開展預防性試驗。通過嚴格的檢測,可有效避免電纜短路、漏電、火災等事故,保障煤礦安全生產。企業(yè)應選擇具備CMA/ 資質的檢測機構,確保數據的性和合規(guī)性。
分享